文言文的诗集共有27条

蓝田县丞厅壁记

唐代韩愈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讽刺   揭露   现实   文言文  

又和题(一首)

明代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若道临溪堪钓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画善行缩地法,无数景光缣素里。


春秋以时咏兰桂,俯仰之间识桥梓。


游多鹿豕想邻山,食足鱼虾知近市。


论成乐志美西园,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凿衣冠问若何,只记在家常早起。


吾子风流胜昔人,合调每寻程与李。


兰心未肯杂于蕙,橘性宁教化为枳。


所嗟李子就泉台,喜得程君就栖止。


拂水岩头飞瀑声,穿过窗棂落枕底。


堂沿松竹署耦耕,阁敞湖山额秋水。


似兹小筑近年成,剩许新经著耒耜。


山庄对向画图看,知他谁俭复谁侈。


词出牛宫见曳犁,客上龙门闻倒屣。


嫩蕨有几亦同采,老酒无多竟先被。


长句初惊骤雨过,高歌定遣从风靡。


先畴昔日服畎亩,旧德今时食名氏。


朝烟夕霭并迷离,山亦有椒江有汜。


清斋不免尽园蔬,净肉何至污砧机。


宋家刘氏两先生,号曰公非与公是。


从来史学未易通,夏礼能言征在杞。


吴越当年大国王,表忠观古舟堪舣。


四海皆知有罗生,唐使不知亦已矣。


子今命我续前篇,未及捉笔先伸纸。


《兰亭叙》曾比金谷,《桃源记》却出栗里。


况子诗因述祖兴,辋川唱和非徒尔。


五行作甘惟稼穑,三农艰辛在耘耔。


墨池涤研开良田,此意岂复关余子。

上林春色

明代朱瞻基

山际云开晓色,林间鸟弄春音。


物意皆含春意,天心允合吾心。

叙事   批判   文言文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明代朱瞻基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讽刺   揭露   现实   文言文  

骠骑席上饯别典监鲍公归长沙

明代周玄

高馆凉风送别过,膏车秣马谩蹉跎。


玉壶暂醉将军酒,宝剑新弹侠客歌。


楚水夕阳行处远,官桥春树梦中多。


王门到日能相忆,千里愁心竟若何。

叙事   批判   文言文  

楚人养狙

明代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故事   社会   文言文   揭示  

赋得霜上月

明代朱无瑕

夜色凉如水,霜华共月明。


谁招青女出,来伴素娥行。

感慨   文言文   记事  

络纬

明代汤显祖

牵牛风露满篱根,淡月疏星夜未分。


灯下有人抛锦字,机丝零乱不成文。

墨竹

明代卓敬

洞庭木落水生波,月入斜窗露气多。


虞帝不归秋自晚,满江烟雨泣湘娥。

叙事   批判   文言文  

偃虹堤记

宋代欧阳修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友人   理想   述志   文言文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