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诗集共有1条

天津桥上

近现代刘少奇

身长七尺好奇男,汝何悲愤而长忆?


尔之命促数且奇,一生富贵何可期。胡不及时以行乐,飘零千里,备罹万难欲何为?


人才西渡正纷纷,尔之翘首望何陲?


岂欲长征班定远,杖策以相随。


满目带秋思,意蠢情亦痴,天津桥上无人知,只得远寄与知己。

写景   抒情   山水   喜爱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image.png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image.png

百丈山记

宋代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写景   山水   游记  

华子冈

唐代王维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写景   山水  

华子冈

唐代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写景   抒情   山水   喜爱  

上三峡

唐代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抒情   山水   景点   行路  

山雨

宋代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写景   抒情   山水  

登永嘉绿嶂山

南北朝谢灵运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写景   寓理   山水   纪游  

题画梅

明代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写景   抒情   山水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