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宋代陆游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爱国   怀古   理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宝年间安禄山攻陷了洛阳长安,北庭安西都被敌人侵占。

五百年来土地丧失无人过问,今日里圣明的皇上亲自征战。

百万猛士跟随皇帝的车驾前进,用不着传下檄文故土纷纷归顺。

遥远的边塞筑起城墙划入版图,行宫里排列仪仗宣读大赦的诏文。

极目远望都是宋朝的河山,发布文书开始用淳熙纪年。

庆功大典的将士穿着彩色的战袍,秋风里军乐奏起鼓角震天。

苜蓿峰前都是哨亭堡垒,交河上的烽火报告着平安。

高楼上满是凉州的少女,连梳头的样式也学着京都的打扮。

注释

五月十一日:指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五月十一日。

大驾:皇帝的车驾。

西凉府:即后文的凉州,今甘肃武威,北宋初年曾置西凉府,后被党项人攻占。

天宝:唐玄宗的年号。

胡兵:指安禄山的军队,安禄山是胡人,手下士兵也多为胡人。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755年(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在数月内先后攻陷洛阳、长安。

北庭、安西:为唐朝驻西域(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的军政机构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前者管辖天山北路,后者管辖天山南路。无汉营:没有中原王朝的军队驻扎。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趁虚而入,蚕食唐朝西部疆土,到唐德宗贞元年间(8世纪末),北庭、安西亦失守,此后中原王朝再未控制这一地区。

五百年:该诗作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距北庭、安西失守的时间不足四百年,此处为虚指。

圣主:指宋孝宗赵昚。

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

銮驾:天子的车驾。因天子车驾有銮铃而得名。

故地:指曾为汉唐疆域、但已沦为异族统治的西北地区。

传檄:传布檄文,意思是只要檄文传到原来的领土上,那地方就可以拿下来,不用费事。

绝塞:极远的边塞。这里指唐代北庭、安西两都护府原来的辖区。

新图:新编制的地域图册。

排仗:排列仪仗队。

宣大赦:由于国家收复失地,取得重大胜利,所以皇帝要宣布大赦天下,以示庆祝。

淳熙:宋孝宗的年号,该诗作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指皇帝的亲卫部队。

错:交错。错锦绣,穿着各色各样华美的服装。

苜蓿峰:峰当作烽,故址当在于祝(今新疆乌什)境之葫芦河附近。亭障: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平安火:唐代在边塞上每三十里置一烽候,夜里举火为信,报告平安无事。

交河:唐代安西都护府驻地,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京都:这里指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创作背景

赏析

陆游诗中惯用梦境来表达难以实现的救国理想。显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诗歌技法问题。梦境中君主可以亲征,现实中的当朝者却一味苟安,不思进取,无意恢复沦丧的大片国土。梦境中国家一统、社会和平,现实中却是广大沦陷区人民含泪忍死,愤恨不已。也许是现实太残酷,诗人只有以曲折隐幽之笔,借梦境来满足内心的那份渴望,正所谓“奇想结梦寐,快意泻肺腑” (清贾臻《读放翁诗》)。诗人随时随地想着报效国家,时刻都有一洗家国耻辱的雄心壮志。他看到一线希望,就会勃发出满腔热情;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深切体会到那份激情。诗人抓住典型场景进行刻画,大处落墨,小处著笔,在壮阔之美的同时又给人以细腻清新之感。这首诗是陆游诸多写梦境的诗中写得最为真切具体的一首。诗的结尾用细微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细节的变化,以此来反映政治态势的改变,堪称绝妙之笔,颇得后世称赏,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体验、观察生活之细致。全诗音韵有高华跌宕之致,有圆转流畅之美,与诗人深沉的思想情感、自由的想像融为一体。这首诗艺术形式精致,内容感人至深,其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豪荡丰腴” (元方回《读张功父南湖集》)。

总的来看,这首记梦诗,通过“梦随大驾亲征”的一系列场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立功边塞“尽复汉唐故地”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的满腔热望;另一方画,作者把这一现实理想的实现置于梦中,这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理想的苦衷,其间含有讽谏之意。全诗在概括抒情的气氛之中,铺排挥洒,线索清晰,通贯着一种豪迈乐观的气势。此外,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六句,四句一组,每组一转韵,并且平仄相间,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生动感人。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97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佚名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爱国    诗经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唐代李白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爱国    叙事    赞扬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唐代李白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爱国    赞美    送别    述志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