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

明代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生活   人民   艰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撑船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有好,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影。

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

注释

呵冻:冬天手指冻僵,呵气使其温暖或融解。

赏析

大凡诗人画家总爱把渔家生活想象成悠闲恬适,充溢着闲情逸致。因而,在失意于官场仕途,倦怠于羁旅行役时,也总把渔船钓竿,湖波江浪作为寄情的物象,柳荫船蓬即成了休憩避难的桃花源。在他们笔下,日月晨昏的渔夫生涯显得轻松舒畅,撒网逐浪的岁月也变得碧波荡漾,其乐无穷。但是,孙承宗的渔家别具一番情调,道出了渔家的艰难与哀怨,对诗人,画家号为“渔家乐”的时弊提出了诘难。

诗的前两句白描了两幅画,一幅是雪月江上风波图,一幅是浪尖捕捞图。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的辛苦。一个“呵”字,一个“提”字,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毕现。呵一呵冻僵的手,试图让体温来驱走些弥漫的寒气,再拿起结满冰霜的竹篙来撑船,一股凉意直透心底,手还是麻木的,渔夫艰难的撑着篙,费力的撒着网,生活的小舟随波逐流飘荡着。

第三,第四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深斋重阁中的许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体察民苦,“不识”大自然的险风恶浪,却想当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途失意惆怅和苦闷。 要想如实描绘出渔家的苦乐,没有深入民间的勇气,是不行的。此诗观察细致,格调清新,文句简洁,描摹传神,笔力矫健,是为民请命的好诗。

孙承宗

孙承宗

(1563—1638)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相逢行

两汉佚名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赞颂    乐府    生活   

妇病行

两汉佚名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乐府    生活    感伤    贫困   

孤儿行

两汉佚名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兄与嫂严。


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


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抒情    写人    生活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