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诗文全集共收录1首

入都

清代李鸿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其二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其三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其四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衫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其五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其六


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其七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其八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其九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其十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抒怀   追忆   壮志  

临终诗

清代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临终诗

清代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抒情   爱国   忧国忧民  

丙辰夏明光镇旅店题壁 其一

清代李鸿章

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杯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胆轮囷。


愁弹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徙倚独伤神。

临终诗

清代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十六

清代李鸿章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晚江即事

清代李鸿章

山气濛濛带雨昏,江潮滚滚挟雷奔。估樯簇笋滩头聚,野市编茅劫后存。


愁似云痕浓不减,寒凭酒力醉难温。却怜渔艇全家住,一叶凌波笑语喧。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七

清代李鸿章

生自湘西葬邗北,昙花一霎总因缘。魂归楚水应无路,夜夜春山叫杜鹃。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十一

清代李鸿章

况瘁椿庭隔九泉,沈沈寒日坠虞渊。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名一钱。


江表伶俜悲弟妹,墓门荒寂剩园田。海枯石烂心难死,遗恨空将泪雨填。

登小姑山感怀 其二

清代李鸿章

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汗马骄。孤客不堪回首望,苍茫一片劫灰烧。

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2020 唐诗三百首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web377@qq.com| 豫ICP备16001114号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处理该内容。